時間: 2021年07月22日 16:46 | 作者:朗依制藥 | 來源: 醫藥資訊| 閱讀: 151次
2014年,甘肅隴南。在中脈志愿者以及來自北京的醫療專家為當地池壩學校的學生進行體檢時,醫生發現當時只有9歲的小姑娘王忠孝疑似有先天性心臟病。2015年,幾位中脈志愿者為小忠孝聯系到杭州的大醫院心臟專家,并把小忠孝接到杭州進行了系統的身體檢查和心臟檢查,最終小姑娘一切平安。
這只是“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中脈公益基金會自2014年起,計劃利用5個項目年投入1億元在中西部22個省份貧困地區九年義務制學校建立2000所朝陽衛生室(保健室)、培訓校醫和保健老師、開發適應農村地區九年義務制學校的朝陽計劃健康課程體系,確保200萬學生享受良好的健康保障和公平發展的機會。
中脈健康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中脈公益基金會主席周希儉表示,公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不斷向前推進,讓全社會每個群體都能感受到公益和健康的力量。
中脈健康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中脈公益基金會主席周希儉
“朝陽計劃”在行動 近百萬貧困學生受益
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將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列為一項重要工作之后,各地政府紛紛制定本地區的農村中小學撤點并校規劃,農村中小學撤點并校隨之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廣泛展開,寄宿制學校成為重要辦學模式。
在這些學校,大量孩子每周要住校五天,而學校又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種群體性傳染病的高發場所,因此,區別于城市中小學校周邊有完善的社會醫療服務場所,能夠提供及時、完備的健康保障,農村寄宿制中小學校特別應具備對學生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負責的能力。
然而,大部分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沒有衛生室和專業的保健醫生。即便存在,也基本上是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低、醫務室硬件配備不齊全、部分設備老化疏于維護、藥品流轉緩慢等現象。
“希望工程給中國帶來很大益處,可是,作為各方面硬件都非常好的學校,室內環境卻不盡如人意,許多學校都沒有圖書館和衛生室?!敝芟€表示。
據周希儉介紹,“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項目內容主要包括幾個層面:在中西部貧困地區學校捐建衛生室或保健室,提高學校的醫療衛生硬件水平;通過配備必要的醫療衛生設備,為學生提供緊急救助和健康保健等服務,確保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對學校師生開展健康教育,提升師生的健康保健以及自救常識。組織專家開發健康自護教材,對貧困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開展健康教育、應急災難自護互救常識、預防近視教育、青春期生理衛生教育等,提升學生的健康常識。
截止2016年底,“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累計建成1026所朝陽衛生室(保健室),中脈集團上至主席、高管,下至職工、志愿者,足跡遍布青海、寧夏、甘肅、內蒙古、廣西、云南、山東、江西、貴州、湖南等十余省份的貧困地區,為近百萬青少年帶去醫療救護及健康保障知識。
立足“生態家”戰略 引領新業態模式
近年來,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開局與“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推動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催生更多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行業共識。
如何認識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前景?周希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傳統的健康產業以醫療為主,居民的健康理念停留在“看病就醫”的階段;而大健康產業的重要著眼點在于預防,要以醫養結合促進全民的健康,健康實業尤其要在這個“大健康”時代有大作為。
去年出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首次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對到2030年的建設目標進行了具體規劃,其中包括健康產業的指標,即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過8萬億元,到2030年達到16萬億元。
周希儉認為,目前我國健康產業的總規模只有3萬億元,未來十幾年內,健康產業將有十幾萬億元的市場空間。同時,目前健康產業規模僅占GDP的5%-6%,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5%-20%,隨著人均GDP增長和居民健康理念的提升,健康產業將迎來巨大的機遇。
“大健康分為前端、中端和后端,前端和后端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和技術保障,而實體企業更應積極投身大健康產業中,推動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周希儉介紹說,中脈正在著力打造“生態家”項目,為更多家庭和個人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實現“健康端前移”。
據悉,2014年,中脈集團以家文化為依托,以生態養生類產品為支持,以打造未來家庭生活新常態為目標,提出“中脈生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