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年07月22日 17:30 | 作者:朗依制藥 | 來源: 醫藥資訊| 閱讀: 191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強調“知識產權保護是激勵創新的基本手段,是創新原動力的基本保障,是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緊密聯系,涵蓋知識產權立法、司法、行政的方方面面,涉及科研人員、單位、企業等各主體,未來如何進一步鞏固中國科技實力、提升專利質量、在核心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完善知識產權立法,加強知識產權執法
知識產權立法工作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建立完備的知識產權體系才能從制度上激勵我國經濟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加快知識產權立法,要做到“以懲促?!?,盡快完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訂,加快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商業秘密保護法、職務發明條例等。此外,百度,要依法懲治侵害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要調動擁有知識產權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產權意識,自覺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維權。
健全知識產權司法既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實現,也是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版圖不可或缺的一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設立知識產權法院,都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措施。截至2021年5月,我國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建立15個知識產權法庭,有效地提升了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水平。另外,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有效補充,也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雙軌制”的一大特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善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把違法成本顯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隨著知識產權司法和行政執法改革步入正軌,商標、專利分頭管理和重復執法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這將促進我國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的進一步完善。
制定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專門政策與制度
知識產權保護迫切需要配套制度的完善與實施。一方面,知識產權創新離不開有效激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探索網信領域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在人才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稅收方面制定專門政策”。2021年9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明確了技術入股的條件和稅收優惠政策限制性行業目錄。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科研一線人員的激勵措施,指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積極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包括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對創新人才實行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措施,讓他們各得其所。2021年10月12日,《關于加強衛生與健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其中規定“以技術轉讓或者許可方式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的,應當從技術轉讓或者許可所取得的凈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獎勵”。這充分表明國家對科研人員待遇、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高度重視。
另一方面,知識產權創新需建立配套機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專利、版權、商標等知識產權的引領作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強調,要緊扣創新發展需求,發揮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的引領作用,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探索支撐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運行機制,推動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的體制機制。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科技創新的主體是企業,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小企業創新寄予厚望,強調,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為此,應及時建立相應的配套措施,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金融、財稅、國際貿易、人才、知識產權保護等制度環境,優化市場環境,更好地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
保護外來投資者知識產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