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年07月09日 21:24 | 作者:朗依制藥 | 來源: 醫藥資訊| 閱讀: 117次
導語:許多寶寶出生后會直接從母體獲得一種免疫系統,這種免疫功能會在孩子半歲左右消失。換句話說,孩子半歲以后免疫力低,會非常容易感染病菌。這種情況要一直持續到孩子三歲才能結束。三歲左右,孩子身體會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有抵抗病菌的能力。
這種抵抗能力要等到孩子六歲以后才能發育完善。在發育過程中,有些家長因為無知,破壞了孩子還未完善的免疫力,導致孩子即便長成大人,身體也并不健朗,經常感冒發燒,不容易好轉。如果孩子免疫力太低,很容易處于危險之中。下面的這3種行為,對于寶寶免疫力的傷害最大:
1、過度的清潔
隨著現在安全知識的普及,許多家長的衛生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他們認為孩子的健康與孩子的衛生有直接關系,所以對于孩子的衛生問題非常在意。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更多的注意和觀察,但仍然避免不了孩子生病。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因為家長太過緊張,對孩子的清潔度太高。正是家長的這種過度清潔破壞了孩子的免疫系統所產生的抵抗力。事實上,有些細菌會對孩子的免疫系統產生刺激,誘發其產生抗體,增強孩子的免疫力。這些細菌對孩子并沒有大的傷害,反而利大于弊。
雖然應該讓孩子生活在干凈的環境中,但是長期生活在細菌少的地方,孩子的免疫力就會低下。一旦接觸細菌,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這就和我們采用抗生素治療疾病一樣,細菌長期接觸抗生素就會產生耐藥作用,孩子長期接觸病菌也會產生抵抗力。
2、飲食無節制
對一些家長而言,孩子只要能吃能喝,就一定會身體健康。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吃的多,長得快。家長們總是認為孩子身體所需的營養都是來源于食物,吃的越多,營養吸收就越好,就能更好地發育身體和智力。一旦少吃,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其實家長們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他們懂得自己該吃多少東西,也懂得饑飽。家長們一味的根據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大量進食是不對的。孩子每天進食的飯量是與身體素質和體重直接相關。家長不顧實際情況,強制要求孩子進食會對孩子身體造成損傷。
長期食用過量的食物會導致孩子的脾胃受損。孩子的胃有容納食物的極限,當進食的食物超過極限時,就會將胃部撐大,從而導致腸胃失去彈性,患上各種腸胃疾病。進而出現積食和消化不良等癥狀,影響免疫力的完善。
3、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現在治療疾病常見的藥品。許多家長為了應對孩子突發的疾病,總會在家里備上一些止咳、消炎、感冒藥等。由于第一次做家長,不太清楚孩子的免疫系統有抵抗功能,一旦孩子出現生病跡象,就開始讓孩子吃藥。
家長的初衷都是孩子健康,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抗生素對孩子身體的損傷。連續使用某一種抗生素會讓機體產生耐藥,以后使用同類型抗生素都不會再起作用。而且孩子自身免疫系統對致病菌有清除作用,直接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
另外,抗生素的不當使用,還會使孩子的身體出現缺陷。網上曾有這樣的一起案例:因為家長濫用抗生素使得孩子耳朵失聰。其實每年因受抗生素危害的孩子有很多,輕則免疫力低下,體弱多病,重則直接喪失生命。
總結:
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這一健康成長的過程,需要家長為孩子營造。一些新手爸媽可以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關注兒童健康,不要讓自己的無知害了孩子。如果家長做過以上三種危害孩子免疫力的行為,百度,應當盡早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