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年07月20日 21:38 | 作者:朗依制藥 | 來源: 醫藥資訊| 閱讀: 158次
“既然光賣藥不行,那就賣點別的試試”,這是不少平價藥店老總的真實想法;然而,賣什么好?賣了別的東西就行得通嗎?這又是平價藥店老總們普遍擔心的問題。
平價,作為藥店競爭策略和經營定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作為特殊商品的藥品,打價格戰永遠只是一種戰術手段,不能擴大市場總容量,因此不能作為一種競爭戰略和經營定位,更不能作為永久的盈利手段。因此平價藥超,不但面臨轉型,也面臨著轉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為突破瓶頸而選擇轉型
平價成為常態是平價競爭的必然結果,整體拉低了藥價水平,使消費者受益,但平價導致的較低贏利水平與盈利能力,成為平價藥品超市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既然低價這種最容易模仿、技術含量最低的競爭價值策略不是發展方向,那么就應該尋求其它競爭戰略。
按照市場營銷學的觀點:產品、服務和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競爭一是促使利潤降到行業平均水平上下,二是會導致市場細分,每種產品、服務和行業就要尋找他的細分目標市場,從大眾營銷進入個性化營銷,即分眾營銷時代。藥店營銷也不例外,只有定位清晰、經營有特色的藥店才會有持續競爭力,才有發展出路!而定位絕非經營場地大、品種多、價格便宜這么簡單,藥品平價超市的定位雷同、經營方式雷同、管理模式雷同,連目標消費群也雷同,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占顧客群的70%左右。當然,由于城市內存在不同收入的階層,尤其是低收入的下崗和農民工階層的形成,也使不少平價藥超無需轉型。
因轉型而面臨四大難題
1、“平價”標簽難撕掉
營銷定位學派創始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勞特認為,定位就是牢固在消費者頭腦中樹立起的產品、品牌、企業的形象,搶占消費者的心智和記憶資源。平價藥超就是靠著“平價”所向披靡,在大眾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平價這一印象和“標簽”牢固地樹立在消費者的頭腦中,完成了定位。如果轉型的定位沒有研究清楚,對周圍商圈及其發展趨勢沒作過詳細分析和調研,重新定位就可能倉促而不準、不精、不深,一旦藥價高了,消費者很難在短期內認可。因此,要解決平價在消費者頭腦中留下來的固有印象,非一日之功。
2、“免費”宣傳難尋找
平價藥品超市的形象定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當時平價藥品超市的廣泛傳播是因為有大眾媒體順應老百姓對藥價高的抱怨、對降價報道有廣泛的社會心理需求,因此才免費給予炒作和宣傳,因為媒體也需要有看點和迎合自己的讀者群,現在你轉型未必能成為大眾媒體關注的焦點,因此也就沒有媒體幫你炒作了,這也是應該關心的問題。
3、“轉型”供應難穩定
當年平價之所以能一路跑馬圈地取得成功,供應鏈上一個功不可沒的供應商就是快批醫藥公司的崛起,可以說沒有快批公司就沒有平價藥品超市的崛起,二者相輔相成。如今轉型改變定位,是否還有一個像當年配合你的供應商,及時保證供應你定位一致的產品?答案是未知或者是否定的。因為目前適合藥店銷售的非藥品的供應鏈還未形成,百度,也不夠穩定,比如還沒有一家能夠專業化、規?;叵蛩幍旯鞣N中高檔化妝品的公司。其它定位多所需的專業管理和服務能力也是滯后的,這些都是轉型和改變定位需要事先準備好和解決掉的問題,否則就會無功而返。
4、“服務”水準難提升
市場經濟的基本定律就是,處于競爭中的企業必須追求利潤、創造利潤,這也是零售業謀取生存與發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醫藥零售產業也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特殊零售業態,應該保持一定的合法利潤空間,如果超越了利潤的邊界,搞惡性折扣讓利,企業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試想沒有一定數量高層次管理人員和高水平專業技術(如執業藥師),藥店的服務質量怎么可能提高,而高素質人才的成本是很高的,沒有一定水平的利潤,不能開出較高的薪資水平,就難以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加盟,也就無法實現轉型和重新定位。因此從平價藥品超市管理的角度,也必須重新定位。
?。▉碓矗?1世紀藥店)